现代林业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6841
江泽慧
森林与人类息息相关。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世界上没有一种自然资源能够象森林那样在人类早期生活里具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森林是原始人类栖息、取食、劳动和防御敌人的场所,树叶蔽身,摘果为食,钻木取火,木为舟,构木为巢,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人类依靠森林而繁衍进化。人类的祖先由森林动物的一员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人",仅为地史的一瞬间。古人从林业是否得到重视和兴旺,衡量国情浮动和国势盛衰。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成为森林主宰,出现了大面积大规模的毁林。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正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quot;今天,林业的地位得到了回归,国际社会对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共识。1992年环发大会的《气候变化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并指出:"在世界最高级别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近代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杠杆,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农牧业稳定发展等多种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各种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最直接、最重大、最深刻,离开森林的庇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即丧失依托。同时,森林和美学、文学、音乐、宗教、医药、旅游等多方面具有紧密联系。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并称为世界四大原材料,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此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新世纪中国林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论、发展方向、发展道路,事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目前,中国现代林业发展理论已基本定型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开放型林业。其内涵可表述为:现代林业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推进全球交流与合作和新科技革命,实现林业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现代林业的标准与指标主要包括:林地资源指标、林木资源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效应指标、科技发展及贡献指标。现代林业发展的优先领域是: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沿海、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山区生态系统;重点领域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商品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利用。近期目标是建立全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长远目晔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