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发布时间:2011-09-21 15:17:53 来源: 阅读次数:3930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要“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就是指膳食不要太油腻、太咸,不要含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及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但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是以上标准的二倍以上,甚至更多,还喜欢吃含盐多的调味品,如味精、酱油,又常用咸菜、香肠等佐餐,由于是多年习惯,所以要改变还要经过相当的努力过程。
钠、氯(食盐为氯化钠)等矿物质对维持人体体液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方面起重要作用;钠对肌肉收缩、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谢方面均有密切关系,钠还可以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血压。氯离子是胃酸的重要成分,可以帮助消化食物。缺乏可致体内水盐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钠缺乏还可致生长缓慢、食欲下降等。烹调油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也离不开脂肪,还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主要来源。经烹调油制做的食物口味好,能促进食欲和增加饱腹感。所以食盐和油都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吃一些食盐和油也是必要的。
如果吃过多的钠盐在内分泌的作用下,可引起小动脉痉挛收缩,血压升高,如降低钠的摄入,有利于血压的下降。所以要养成少吃盐的习惯。还有研究说明,食盐摄入过多,易致胃黏膜损伤、萎缩性胃炎,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摄入食盐过多还可增加钙的流失,减少食盐的摄入可减少钙的流失,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摄入食盐过多对身体亦有毒性作用,可出现口干、烦渴、精神恍惚不安,全身无力,甚至昏迷。
烹调油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由于二者所含脂肪酸的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其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除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外,对婴儿的视力和大脑发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多吃对身体不利。
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每日摄入食盐在6克之内,包括酱油、酱、酱菜中的食盐量(婴幼儿膳食中食盐量应更少,6月以下的小儿饮食不要放盐)。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或30克。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肥胖病、高脂血症等正在逐渐增多,且趋于年青化,所以要自幼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少吃盐及含钠高的食品和调味品,如咸菜、酱豆腐、咸肉、咸鱼、火腿、肉罐头和酱油、味精、黄酱、鸡精,咸蛋等,少用烹调油。以有利于减少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