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科协 - 科协动态 - 正文

创建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08-01-23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3150

 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

把握良机    齐抓共管
合力打造全国科普示范区
椒江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区域科普工作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战略部署。去年金秋,我区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我们以此为契机,秣马厉兵积极开展了创建活动。在创建中,我们理清创建思路,确定创建目标,强化了二个保障,制定了实施方案,突出了三大工作重点。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不断整合社会力量,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切实做到了组织领导落实,实施方案落实,责任目标落实,创建经费落实,迈出了创建工作稳健的一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重视,强化“二个保障”
     自我区确立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重点强化了“二个保障”:
     一是组织领导保障。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组织体系的建设,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由分管书记任组长,联系区长任副组长,区委办、区府办等32个相关部门正职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协主席任办公室主任。区创建领导小组成立后,专门组织人员到先进县市学习取经,并召开了科普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会议确定,我区创建工作一定要在深、实、细、新上下功夫,要在思路、方法上创新,创建活动要有亮点、有特色,开展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会议还确定了由创建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与统筹协调,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开展工作的互动机制。同时还制定了每年召开2~3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的制度,以便及时研究创建工作情况,检查督促、总结提高和布置阶段任务。
      二是创建资金保障。近年来,我区财政每年将科普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人均科普经费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我区自确立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后,政府非常重视创建工作,在全区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确保科普经费稳步增长。决定将科普经费从人均1元增至2元,并专门设立了创建专项经费。区财政局还多次主动就创建专项经费与创建办协商,尽可能保障创建工作的必需经费。
       二、全面动员,营造创建氛围
为整合社会力量,动员全区人民投身创建活动,我区召开创建动员会,营造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创建氛围。区四套班子领导、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区机关各部门领导、各街道(镇)主管领导、各社会团体负责人、各级科协和协会负责人参加了动员会。区委书记要求全区人民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机制,倾斜政策,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营造良好的环境;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措施,将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都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科普创建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及时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区”宣传月活动。期间配合电视台、广播站、台州日(晚)报等各个新闻媒体,运用科普画廊、科协网站、宣传展板、横幅气模等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大张旗鼓宣传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创建的社会氛围。
        三、理清思路,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创建工作的要求,区创建办公室、区科协组织有关领导、资深科技人员、各界层人士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开展多方调研,对创建思路、任务、目标作了梳理、分解与定位。起草了创建《实施意见》,经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区委、区政府审定,下发《关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活动实施意见》文件至各部门、街道。《实施意见》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把创建工作纳入对机关、街道(镇)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年度目标考核中,规定了任务、目标。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各职能单位和街道,建立了目标责任制,确保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同时结合《实施意见》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科普年度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对椒江区科普工作的长远规划、近期目标,创建工作的时间、任务与要求作了部署。
       四、围绕目标,突出“三大重点”
为确保创建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将围绕目标突出“三大重点”工作:
       1.加强科普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
创建工作必须重视科普网络和阵地建设。我区创建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重视区、街道、村(居)三级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为主体的科普服务网络建设,每个街道都建有科协和数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挥“浙大椒江籍研究生俱乐部”作用,吸收他们成为一支有力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二是重视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为主的科技示范网络建设,在每个街道建立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函大辅导站为阵地,学习与普及科学技术和科技知识。三是重视非公企业科协网络创建,在现有27家非公企业科协基础上,今后将逐步推广扩大。四是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网络建设,发挥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特色科普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等网络作用,在创建活动中为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和技术咨询,发挥良好的作用。
      同时,我区还十分重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把科技馆和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创建规划,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一是加强科普宣传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区23座10米以上科普画廊,使社区科普画廊建成率达80%,并确立在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建设 3处高规格的电子显示屏。二是抓亮点工程,主要是建好“红色旅游景区烈士山大型科普广场”、“岭南·景元人文、科学、自然科普社区”、“建设路科普灯箱一条街”、“椒江飞跃缝纫机科技馆”四大工程,健全椒江科技图书馆,“科技工作者之家”,解决科技人员开展交流、查找资料难等问题。重点完善科技人员俱乐部、海洋馆、青少年宫等科普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增强科普活动功能。在青少年宫设立科技成果展览厅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台,为青少年科普教育搭建平台。三是在主要街道、社区建立科普(图书)活动室等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各街道60%以上的村设置专用或合用科普专栏、科普阅览室等科普设施,为创建科普示范区搭建宣传科普的平台。
       2.创新载体、整合资源,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
      我们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创新载体、整合资源组织开展科普传播活动:
一是依托科普大行动,做强做精科技活动周、科普节、科普日三大科普蛋糕,设计特色项目,经常性地开展“科普集市”、“强农富民送科技”和“百姓科普广场”等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把先进适用技术和贴近生活的科学知识送到农村,使之传播到千家万户,遍及乡村社区。同时,发挥部门、技术推广单位的作用,联合开展诸如“送科技进海岛”、“科技下乡”、“食品质量安全”、“科学预防禽流感”及“文明礼仪宣传”、“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等多种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椒江科协》杂志的办刊质量,增强内容的可读性、丰富性,拓宽宣传渠道,为宣传创建工作服务。
二是强化干部科技教育培训。把讲授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列为各级党校教学和培训的基本内容。面向各级干部宣传当今自然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干部科技创新意识。每年举办大型科普报告会,选择符合不同层次干部的科技专题,邀请一批院士或知名学者来我区作科普专题报告,不断开阔领导干部的科技视野。在企业,开展“科普系列讲座”、“科技论坛”等活动。
     三是组织青少年科技传播。在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小发明”、“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校园行”、“大手拉小手”以及“科普文娱晚会”等活动。区青少年科技教育辅导协会每年都选送优秀项目、作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积极推荐发明创造、创新设计、科学论文、科幻画等精品力作参赛,广泛参与全国、省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抓住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在我区召开的契机,共同配合,承办好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扩大科技创新大赛的影响,加快我区科技传播。
      3.强化科技成果的示范、普及与推广工作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推进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每年组织实施开展“金桥工程”、“厂会协作”等项目。
      创建活动中我们以开展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科普示范体系建设。明确到2007年,我区创省级科普示范单位7个,市级科普单位18个,区级科普单位30个。
     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是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我区科普事业发展的重大工作。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在创建中,我们将认真探索、扎实推进、锐意进取、创出成效,努力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不负历史之使命。
 
 
                                                            二○○六年四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