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椒江科技人物 - 正文

为中国药企接轨国际而逐梦——记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朱天民

发布时间:2013-09-06 09:54:39 来源:椒江区科学技术协会 阅读次数:1760

他曾是美国惠氏公司高级总监,研发的成果获得20多项美国专利,然后他却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离开美国来到台州,加盟海正药业。然而一位朋友的介绍,改变了他的命运。朱天民博士是国家第五批“千人计划”,也是台州首位国家“千人计划” 入选者。

 

折服白总人格魅力,毅然加盟海正

 

200912月,远在美国纽约的朱天民,接到了来自台州海正药业总裁白骅打来的越洋电话,两个小时的通话,海正“执着药物创新,成就健康梦想”这一理念让他感动。也让他了解到有这么一个平台,看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家的发展眼光。“是白骅期待把海正建成一流制药企业的愿景吸引了我,这促使我决定过来看一看。”朱天民回忆道。

20101月,在白骅总裁约请下,朱天民第一次到海正进行实地考察。当天他拿着拟好的合同,对白总说:“纯粹是您的诚恳,您的个人魅力吸引我来到中国的企业。回去后,我与家人商量一下。”“我可以等你,什么时候来都可以。”白骅的期待很从容。

6月,朱天民告别留在美国的妻儿,带着签好的合同正式加盟海正。任研发副总裁、首席科学家,负责公司研发管理工作。

 

组织优化管理体系,加强新药研发

 

朱天民在美国一家跨国公司领导研发团队期间,用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研发管理经验。因此,在新药研发线上,他力主将化合物药物快速融入临床试验中,综合完善海正的研发体系,对在研化合物作了系统梯度管理。将未来能成为“重磅炸弹”的创新药品进行了优化,对技术难题组织核心攻关。

2012年海正首次申报了三个1·1类新药,使得HS-25这一新药快速进入美国和中国一期临床试验,并在今年进入美、中二期临床试验。在这一新药研发过程中,朱天民带领的研发团队及时克服关键技术难题,大大缩短了研发时间。

海正自主研发的替加环素(海正力星),正是在朱天民及其团队的不断攻关下,经过百来次的试验,及时解决了产品色泽及稳定性问题,终于让这一首仿药在去年获得国家首批,并在今年进入市场,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他的领导下,海正现有数个1·1类新药进行申报、临床,形成了可持续的新药研发产品线,为系列新药进入中国市场及美国市场打下基础。

“一切都是为了使中国制药企业与国外知名药企接轨,让中国制药企业研发出自主产权的创新药,而不仅仅是仿制药。在不久的将来,海正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并争取自主创新的1·1类新药尽快上市。”朱天民博士信心满满地感慨道。

 

切身体会教导员工,持续培养人才

 

朱天民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国外的新药研发管理经验,对海正研发团队进行培训。他说道:“当一些员工出现问题、气馁的时候,我就阐述自己在研发新药时候的经验方法,提高研发人员积极性,增强海正研发团队对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当研发中碰到技术瓶颈时,他总是以在国际制药公司研发中夜以继日、克服各种困难的故事来激励海正研发人员,为海正培育一支有创新能力,规范化、系统化研发团队而尽心尽力。他说:“海归人员在海正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海正有广阔的平台,不但经营灵活、而且采用机制激励。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的患者一定能早日用上海正研发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并打入欧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