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会、企业科协之窗 - 建言献策 - 正文

关于加快大陈岛开发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8302

施兵)

大陈岛位于浙中部沿海台州湾口,包括上、下大陈岛等周围列岛,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四大渔场之一,被誉为"东海明珠"。

50年代初一江山岛解放,国民党军队被迫撤出大陈岛,岛上大部分居民被劫持到台湾,造成震惊中外的"大陈事件"。在中央的号召下一批热血青年抛妻别子,上岛恳荒,写下了建设大陈的光辉一页。但近几年来岛上建设迟缓,渔民不断外移,产业衰退,经济萧条。因此如何重新认识大陈,发挥大陈的优势,这对我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就此,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供区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三点设想


(一)发展水产养殖业:大陈岛资源丰富,有水产资源、林业资源、能量资源,其中渔业资源充足,有蕴量丰富的海洋生物,大陈渔场历来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大陈镇一直坚持"调结构、稳外海、保近海、拓远洋、建养殖、强管理"的渔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外海捕捞,积极发展海水养殖,稳定发展近海作业,渔业经济取得可喜成绩。


(二)开发旅游娱乐业:全岛被绿色葱葱马尾松覆盖,蓝蓝海水拍打着海岸形成一道道白色的风景线,拥有被誉为东海第一大盘景的甲午岩,人文历史景观别具一格,是个理想的游览好去处,也是开发娱乐业的好地方。以开发旅游休闲娱乐为起点,特别是开发甲午岩风景区、垦荒纪念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浪通门海珍品养殖休闲基地、上大陈帽羽沙、乌沙头海滨浴场等,使之以业带业、以业促业,把建筑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带动起来,扩大内需,繁荣大陈,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开发房地产业:按照退耕还林地政策,通过大陈岛依山涉水,山青水秀,地势起伏,自然景观独特详细规划的设计,结合地形实际,明确划分游览区、休闲区、娱乐区、居民住宅及别墅群。大陈岛地势起伏,环境优美,靠山傍水,采用彩色硫璃瓦造型,如花园一样美丽,使来人住得舒服,玩得痛快。优越的条件适应开发商开发,人口集聚,形成人地两旺,弥补我区开发用地的不足。


二、五点建议


(一)给予优惠政策。像对企业实行一厂一策一样,给大陈特殊的优惠政策,以政策自下而上求发展,加大扶持的力度,积极寻找投资者,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妥善解决谁投资谁受益的问题。开展海外联谊活动,带动台湾十多万大陈人来大陈投资共建家园。


(二)调整产业结构。从大陈的实际看,大陈目前只能发展旅游娱乐业和房地产业,以此带动鱼类养殖、冷冻等其它三产的发展。保留大陈无污染的"绿地",这样才能保护海洋资源。这是大陈实际的出发点,必须严格把握操作。


(三)挖掘淡水资源。海岛不如大陆,淡水资源极少,要惜水如油去处理好这个问题。大陈海水资源丰富,具有味咸、清爽的水质,应充分利用,凡是能用海水代淡水的一律用海水,如卫生冲厕用水等(冲厕用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20%左右),随着大陈发展必然增加淡水用量,要实行开源节流,除对现有大小浦、璃玻坑、黄泥坑等水库做好水源保护外,能增库容则增库容,有蓄水条件要建造水库,不得已情况采用海水淡化等办法解决,以满足岛上生活用水。


(四)解决交通电力。随着大陈开发的进度,物资、人流量势必大增,交通运输是必须解决的大问题。要构成立体交通体系,即海运采用高速气垫船,陆路在现有环岛公路的基础上,对景点、娱乐点、居住点筑路通行,在空中以直升飞机运输。大陈远离大陆不能利用电力联网用电,要充分利用大陈的风力、潮夕资源进行发电,必要时增容火力发电,来满足居民的生活用电。尤其是在大陈实行"两一同价",降低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价。


(五)实施填海造地。根据规划和发展情况,学习岛国日本,舟山市填海造地的经验,来满足建设用地。总之,大陈是美好的,其前景也是灿烂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思想认识与改革开放力度,这与大陈建设发展程度有直接关系。相信在区委的领导下,经过长计划短安排和共同努力,大陈会建设得更快更好。也可以把大陈的建设发展问题列入椒江区"十五"计划大讨论中,群策群力把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