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是我国沿海防林建设的理想树种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6871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树种的总称,已知有900多种,原产于澳洲及太平洋的热带岛屿,占澳大利亚天然林面积的90%以上,构成独特的森林植被景观。
桉树是世界上著名的速生树种,在浙江沿海地区引种栽培,树高生长量可达4m以上;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大桉、巨桉、柳桉、亮果桉、赤桉、葡萄桉等主要经济栽培树种,树高可达50m以上。王桉成熟树木的平均高度大约75 m,胸径2-3m,最高可达130m,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树木。
桉树也是世界上引种栽培面积最多的树种,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1000万ha以上。世界上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广泛引种栽培桉树。巴西是世界上桉树人工林面积最多的国家,其次有印度、中国、印尼、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
桉树是我国引种栽培成功的三大树种之一,已成为我国南方各省(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200万ha以上。
引种栽培桉树,对加快沿海荒岛、荒涂、荒滩绿化,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资源,建设优良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改变我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林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林业科研院校,相继在浙江沿海地区开展桉树耐塞树种的筛选及在沿海荒涂盐碱地引种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
台州市沿海盐碱地绿化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从事桉树在沿海困难地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已达40余年,先后引种了大叶桉、柠檬桉、细叶桉、窿缘桉、赤桉、野桉、葡萄桉、巨桉、柳桉、亮果桉、邓恩桉等树种。经过长期的试验、观测和分析研究,筛选出巨桉、柳桉、邓恩桉等生长迅速、树形高大、抗风耐寒、耐盐碱、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成为浙江中部沿海地区海洋岛屿绿化,沿海粘涂盐碱地绿化、化工污染区绿化、废弃露矿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通过在沿海盐碱地栽培驯化,桉树抗逆性进一步增强。
在浙江沿海地区,桉树防护林可抵御13-17级的超强台风。椒江农场位于台风警戒区内,台风影响首当其冲。1991年营造的巨桉、柳桉防护林,树高达20m以上,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最为高大的防护林。2004年14号超强台风“云娜”在台州沿海地区登陆,最大风力达到17级,桉树防护林没有发现一棵风折倒木。2005年又连续遭受了三次超强台风的袭击,椒江农场的桉树防护林除了小枝条几乎全部被打落以外,树干基本上不受严重伤害。
经过苗期选优驯化,并采取抬土做高墩整地,选择在通过透雨淋洗,种植点土壤含盐量明显下降后的阴雨天造林,以及采取雨后及时松土抚育,旱季种植点周围覆草等技术措施,巨桉和柳桉在土壤含盐量0.5%~0.8%,PH值8.5~9.5的重盐碱地造林能正常生长.通过在盐碱地栽培驯化后,桉树耐寒性能进一步增强。1999年12月23日,台州沿海地区出现了-7.1摄氏度的极端最低气温,巨桉与柳桉均没有发现受冻害现象。
桉树抗有害化工气体污染能力极强。医药化工是台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值和利税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占地面积达30k㎡,出口创汇达50亿美元的浙江省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就建在台州东部沿海滩涂盐碱地上。由于海岸线长、无山体阻挡、土壤盐碱性强、海风海雾含有盐份,缺乏适宜的绿化树种,整个化工区的绿化均采用加填客土后铺植草皮或种植矮灌木。化工区与市区之间缺乏高大的树林阻隔,化工废气污染直接影响到市区的人居环境条件,居民要求整体搬迁化工区的反响十分强烈。2002年,我们选择桉树在化工区进行试验栽培,生长十分良好。自2003年以来,已成为沿海化工区盐碱地绿化的主要树种。由于桉树树形高大,生长迅速,枝叶间常分泌芳香油,净化大气,改善环境的效能十分明显。使台州沿海化工区和市区的大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认为,桉树的引种栽培成功,挽救了台州市沿海的化工产业。
日前,由台州市沿海盐碱绿化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完成的《桉属树种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国内专家进行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台州市沿海盐碱地绿化研究所 许基全 台州市椒江区农林局 张婷芳 许明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