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职能作用 提高创新水平 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发布时间:2009-03-26 00:00:00 来源:区科协 阅读次数:4521
发挥职能作用 提高创新水平
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椒江区科协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董林春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受区科协常委会的委托,向第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其他与会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全区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科协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省委“两创”总战略和椒江“五区”建设大局,团结和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扎实推进“创业服务年,创新推进年”活动,进一步推动科协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椒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积极服务经济建设。
1、以科技下乡为抓手,推进科技富民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计划”,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办学原则,积极开展“农函大”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不断完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聘请20名农业专家建立农函大讲师团,在各镇、街道相继开办了大棚蔬菜、杨梅、柑桔、葡萄、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绿色农产品生产、电脑、市场管理、文明礼仪等一系列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招收一年制学员3240名。协同区远教办开展“远教助创送服务”和“百名专家联百村帮千户”活动,积极落实“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依托新农村建设科普讲师团,组织农林、渔业等120名专家定点定户结对,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指导服务,把实用致富技术送到田头河边,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
2、加强非公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去年,区科协制订了《关于加强非公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非公企业科协建设,新建企业科协22家。深入企业调研,适时召开全区非公企业科协“自主创新”工作座谈会,了解企业需求,在院士专家台州行活动中积极为企业搭桥牵线,共有12家企业参与技术洽谈,其中有3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联合区经贸局在企业科协中开展了“节能减排、创新发展‘金点子’评选活动。宝石集团科协被评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椒江的非公企业科协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协、省科协、以及市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努力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大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1、扎实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区委、区政府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十分重视,区委蒋冰风书记每年听取有关工作汇报两次以上;区委常委、副区长管文新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帮助解决《纲要》实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农民科学素质教育,我区首次将各街道办事处、大陈镇也充实进了领导小组。区科协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起草并通过了《台州市椒江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台州市椒江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九项任务”的第一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
2、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为推动《纲要》实施,我们及时转发有关文件,并利用各种形式宣传《纲要》内容,发放《纲要》单行本2000多册。会同区人劳社保局组织机关公务员开展“知纲要,树新风,学科技,提效率”科普知识竞赛,参加人员达1000多人。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我们会同区教育局开展了科普特色学校评比,有5所学校获首批科普特色学校称号。为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我们邀请心理专家赵国秋教授作 “健康心理、健康人生”专题报告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4月,区科协会同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团区委联合主办了“椒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第22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区获7个奖项,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进入全国比赛,并获得二等奖。据统计,2008年,区科协联合多家单位围绕提高四大人群的科学素质,开展了百场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科技进警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巡展、 “科普人文大讲堂”巡回讲、 “动动手指、科普尽知”发送科普短信等系列活动达十五场次以上。
3、以科技(普)周、科普日为载体普及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一是大型科普活动主题鲜明。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开展科普周、科普日系列活动。台州市暨椒江区科技(普)活动周和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分别在市民广场和青少年宫广场隆重举行,市、区有关领导出席了科技(普)活动周和科普日开幕式。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期间,共发放科普资料5000余册。我们还会同市科协邀请省科技馆在区青少年宫设立快乐科普园,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平台。同时 ,“科普文化送戏下乡”、“科普惠农行动”、“公务员科普知识竞赛”、“科教进社区书香满椒江”、“科技大餐送警营”、“科普家庭评比”等12项科普系列活动在我区城乡展开。二是以社区、农村科普为基点,建立科普宣传“制高点”。区科协广开思路,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的新路子。08年4月,区科协协同省直机关工委统战部组织省农科院、省立同德医院、省肿瘤医院、省林科院、省植保局等7名专家来到椒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在三甲、椒江农场等地专家与果树种植户开展面对面交流座谈、接受果农种植技术咨询、进行果树剪枝现场指导、医疗义诊等活动。5月份,由市区两级科协、科技局、宣传部联合在椒江景元小区开展了科普节能进社区系列活动。举办地震知识科普图板展和讲座、节能减排科普知识竞答、真假药材辨别、气象咨询、航模机器人展示等一系列丰富、生动的科普活动。10月,区科协在大陈镇开展“科普进海岛 情系渔民心”的宣传咨询活动,走访大陈镇学校,并赠送科普书籍150余册。
4、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去年,我区科普事业经费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外来人员科普经费21.3万元。解放南路科普一条街和景元智能化科普社区已相继建成,大陈镇的标准科普画廊已落实选址和图纸设计,目前,我区的街道(镇)画廊建有率达88.8%,村居(社区)的一站一栏一员(一室一廊一员)建设达到80%以上。
三、开展学术活动,服务经济建设。
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各学(协、研究)会积极参与台州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和椒江区二年一度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推动并鼓励到届的学(协)会及时做好换届工作,农学会、物理学会、中医药学会等相继完成了学会换届工作。组织各学会积极参加在椒江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农学会、林学会、园林花卉协会等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文章,为椒江现代化建设和农林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物理学会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省、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连创佳绩。食用菌协会、中医学会等都在各自的领域认真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为主城区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2、发挥技术优势,服务经济建设。水产学会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目标,积极组织实施渔业适用技术的试验、推广和应用。水利学会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继续加大了新技术推广力度。农学会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共引进中浙优8号、甬优9号等水稻新品种8个,台中16、菊花菜、法国西葫芦等蔬菜新品种8个,全年推广水稻优良品种6.5万亩,实施单季稻“双百”工程5.5万亩。食用菌协会积极帮助各农户做好配套服务工作,提供科技信息,走村串户进行技术指导160多次,帮助种植户解决技术难题。食用菌协会的《研究珍稀品种秀珍菇反季节夏季高温栽培技术推广》和水产学会《大陈岛礁贝类增殖放流技术推广》被确定为市科协“金桥工程”重点项目。
四、扎实推进人才服务工作
1、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作用,积极为科技人才服务。通过科技人员俱乐部这个平台,丰富科技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科技人员的创业热情。为科技人员培训摄影技术,举办地震知识讲座,还举办了首届椒江区科技人员相亲会。组织150多名会员参加海洋经济考察活动,努力营造“宽松活泼、积极向上的科技人员之家”的浓厚氛围。经过积极筹备,区科协会同组织部、宣传部、人劳局等单位在区图书馆建起了椒江区人才活动中心,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科技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2、积极参与人才推荐和人才表彰评选活动。区科协积极推荐科技界人选参加椒江区改革开放30周年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共有3人当选;经区科协推荐我区牟重行、王海彬等5位同志荣获台州市首届杰出工程师称号;有10篇论文被推荐参选台州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根据省、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第十次农职称评定工作,共有616名农民参加评定晋升,评出技术员560人,助理技师50人,技师6人。
五、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升科协机关服务意识和能力
1、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提升干部素质。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区科协注重加强科协队伍的自身建设,努力把建设“学习型”机关与提高服务效能结合起来。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调,做到分工不分家。勤于学习,注重协作,积极创新,为科协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带好头。通过积极承办市、区两级大型科普宣传等活动,不断锻炼提升科协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机关办事效能。区科协把抓机关制度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了主席办公会议制度、财务管理、、考勤、车辆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科协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3、积极开展为灾区和贫困户献爱心活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区各级科协、学(协、研究)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踊跃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科协机关党员响应区委号召踊跃交纳“特殊党费” 8635元。科协主要领导到结对的海办东辉村,了解情况解决困难,为村里新建了一座标准科普画廊,得知村里缺乏文化用品,给村里送去1000多册科普资料。在走访该村的困难户时,又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每年春节前,我们都组织帮扶干部对结对帮扶对象逐户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
全面贯彻《讲话》精神
2008年12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使各级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讲话》系统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科学分析了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深刻阐述了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对科协组织承担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指导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科协工作的重要文献和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关系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我们对新形势下科协工作性质、方向和重点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贡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在理解内涵,把握精神。《讲话》对当前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作出了新研判。总书记用三个“从来没有”、两个“迫切需要”深刻论述了科技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更加迫切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进行创造性实践。
《讲话》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期待。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对全国 4200万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即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为勇攀科技高峰作出新贡献;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积极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新贡献;大力加强决策咨询,积极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作出新贡献;大力发扬优良传统,积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贡献。
《讲话》赋予科协的组织定位和工作定位以新内涵。总书记充分肯定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又指出,科协是代表全国4200万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科协工作既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话》对新时期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总书记明确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把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把贯彻落实《科普法》和《科学素质纲要》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把科研和科普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和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同时强调科技工作包括创新和普及两个方面军面,科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和培育人才、营造环境的基础性工程,要作为国家的长期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发挥好科协组织的作用,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讲话》还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支持科协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定期听取科协工作汇报,支持科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科协各项经费,为科协及所属团体提供有利工作条件。各级科协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要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科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各级科协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并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要通过学习,把
《讲话》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推进科协事业的创新发展。一是要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搞好各项工作。二是要与深入实践“两创”总战略和“三市五区”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我为‘两创’作贡献”活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为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主城区作出新贡献。三是要与今年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按照《讲话》精神谋划思路、部署工作,进一步明确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方法、新举措,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落实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以落实完善全国科普示范区各项工作为主线,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要求,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学术主渠道和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职能作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合椒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加强科学普及,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加快科技创新软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全面建设和谐椒江贡献力量。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09年椒江科协主要工作有:
一、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科协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做好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2009年,我区科普工作要紧紧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进一步落实完善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各项目标和措施,进一步健全与全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工作体系,形成完善的科普工作网络和科普工作队伍,大力实施“科普育人、科技强区”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为全面提高我区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为推动椒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巩固创建成果,不断完善科普阵地建设。今年是全国科普示范区二年复查时间,要结合创建标准,进一步抓好各项科普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2009年争取新增省级科普示范单位1个,市级科普示范单位2个,区级示范单位3个。进一步开展社区“一室一廊一队”(科普活动室、标准科普画廊、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村级 “一站一栏一员 ”(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建设。
(二)不断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和载体,提高科普的品位和时效性。继续推动“红色旅游景区烈士山大型科普广场”、“岭南人文·科学·自然科普社区”、“解放南路科普示范街”等设施建设,以基层科普设施为依托,充分发挥现有科普长廊,科普橱窗,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场馆等的作用,形成多类型、有特色、高品位的科普示范体系。
(三)开展精品科普活动,进一步做好做精“科技活动周”、“科普节”、“科普日”三大科普蛋糕。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为抓手,办好寓教于乐的“广场科普”、喜闻乐见的“社区科普”、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和形式多样的“日常科普”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动和认真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工作,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参与科普,吸引更多的市民参加科普,努力营造全社会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以农函大培训为基点,全面落实“科普惠农”计划。要深入贯彻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实施好浙江省科普惠农行动计划。要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本着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需求,推进“科普宣传行动”和“科普展教行动”的深入实施。在各个重要农时季节,开展“科普大集市、科技专家下田头、科技培训下村头”、“科普文化夜市”等服务“三农”的特色科技下乡活动。让农民亲密接触科技、科普知识,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要继续发挥好农函大的职能作用,积极传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民进城务工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以满足现代农业建设和失土农民的就业需求。积极扶持和引导好农技协的发展,实现每个街道建有各自特色的农技协。使农技协成为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力量。在办法上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农函大培训与劳动力素质培训相结合;二是农函大培训与现代农民远程教育相结合;三是农函大培训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四是农函大培训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相结合;五是农函大培训与科普惠农工程相结合。
二、充分发挥学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学术交流与科技交流合作。
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共同体和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科技大团体的人才优势和学术优势,围绕我区产业科技发展前沿和发展重点,大力开展学术活动和科技交流合作,积极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区级学会建设,促进学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交流的层次与水平,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一)加强学会建设。从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巩固和发展基层学(协)会组织。今年将对区级学会开展一次基本情况调研,帮助各类学会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对极个别确已名存实亡的学(协)会,要有序地进行清理。
(二)进一步活跃学术交流。要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搭建各类信息渠道和教育平台,帮助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学习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经验,积极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参加有关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助开阔思路和眼界,推进校企合作、院企合作。要继续通过举办论坛、学术年会、报告会等形式,邀请著名教授、专家学者来椒讲学或举办报告会,努力营造基层学术氛围,推进科技创新。
(三)大力开展科技服务。进一步深化“金桥工程”、“厂会协作”等面向企业、农户的科技服务,组织企业科技人员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择优支持一批围绕我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所开展的课题研究项目。支持学会开展各类学术交流研讨、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促进学术研究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企业产业优化、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
三、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
要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抓好课程与动脑、动手相结合的科学体验活动,进一步加强科普进校园的广度和力度。联合科技局、教育局等单位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夏令营、科技培训等活动。加强农村科教资源开发和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培训,通过创建科普特色学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系列活动,推进学校的科普教育,增进学生科学知识。按照科普特色学校的创建要求,对现有创建的学校进行一次复查。要充分发挥区青少年宫科普主阵地作用,建好青少年科普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流动科技馆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在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巡回展出。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力争在明年的各级科技创新大赛上再创佳绩。
四、强化服务,丰富建家内涵,积极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服务,加强科技人才教育,积极为吸引各类人才创造条件。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集聚科技人才的盆地”、“培养科技人才的高地和服务科技人才的胜地”,为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再立新功。
(一)要进一步发挥好科技人员俱乐部和浙大椒江籍研究生俱乐部的作用。以“区科技人员俱乐部”为主体,进一步丰富学术交流、讲座、调研等各项活动,努力营造“科技人员之家”的浓厚氛围,努力办好“科技人员迎春联谊”和金秋郊游等各类文化活动,使科技人员在活动中促进交流,活跃思想,增进友谊。通过开展学术交流、联谊、培训、科普沙龙、软课题调研等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为椒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我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非公企业建“家”工作。大力引导企业科技人员广泛开展“讲比”竞赛活动,通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通过开展提合理化建议竞赛活动,促进企业民主管理的进程;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的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通过开展“厂会合作、科协聚才”活动,营造爱才、用才、留才的氛围。从而有效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要加强企业科技人员间的交流,丰富建家内涵,促进企业制定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使更多的科技人才在企业科协组织的引导下脱颖而出。
(三)要切实维护好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发挥好科协人才资源丰富,信息网络健全的优势,为企业科技人员搭建各类培训学习渠道,邀请省内外名家学者为企业家、科技人员办讲座,大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将党委政府激励科技人员创业、关心科技人员工作、生活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使建家工作更上一层楼。健全科技人员维权机构,进一步完善投诉和处理机制,提高法律援助能力和水平。继续与有关律师事务所合作,建立法律服务联系卡制度,切实维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组织科技人员法律、法规及维权知识讲座,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
五、加强科协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科协作为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加强科协组织的思想、组织建设,努力把我区科协建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的群团组织。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是我国科协组织的基本属性。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是新形势下科协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科协事业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自觉围绕区委工作大局开展科协工作。进一步争取政府对科协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要巩固和加强科协作为政协组成界别的地位和作用,推动科技工作者在人大、政协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参与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推动省委[2007]59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把中央、省委的重视和关怀体现在科协工作的方方面面,把文件规定的政策措施落到科协工作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科协机关自身建设。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度,全面推进科协的领导班子建设,合其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向上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切实加强科协机关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科协机关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完善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制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秩序,进一步提高科协机关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和科普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对街道(镇)科协工作的指导,完善街道(镇)科协工作机制,加强社区、村(居)基层科普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基层科普网络,努力建设一支热爱科普事业、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科普队伍。
同志们,2009年是充满危机和挑战之年,也是充满机遇和希望之年,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创新型主城区,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上级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充分发挥科协的职能作用和广大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椒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