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加强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4210
椒江区加强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椒江区科协 阮宝顺 李莉莉
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知识和人才。十多年来,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向非公企业集聚。据统计,目前全区有上规模的非公企业230多家,各类从业人员达4.3万人,其中有职称的技术人员10500余人,占从业人员的24.4%,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41人,中级职称人员4999人,初级技术职称有4865人,这些科技人员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中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着重抓好聚才、育才、用才三个环节,优化人才创业环境,椒江区开展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还专门成立了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协调、督查全区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组织,不断拓展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平台。成立了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协会;成立了非公企业科学技术协会;在全省率先建立的椒江区科技人员俱乐部的基础上,椒江区8个街道分别成立了椒江区非公企业人才联谊分会。通过他们组织开展辖区企业人才的相互交流和联谊活动。并且我们还指导非公企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单位组建科协,目前已建起18家试点企业正式挂牌成立了科协,正常开展活动。联谊会和科协组织的完善,使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有了更加广阔的交流活动空间,真切体会到有所归、有所惠,从而也更有所为。椒江区还组织开展了 “十佳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评选活动,重奖一批科技功臣;广泛宣传加强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好做法、好经验,为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强化培训,切实提高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素质。在抓好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正常性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广泛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着重在培训内容和师资质量上下功夫,保证培训的效果。上半年化重金聘请了来自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浙江等著名高校的9名教授级专家来椒讲课,用丰富的知识和最新的信息促进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提高。其中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培训研讨班,一次就吸引了100多名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有些企业老总和分管人才资源管理的副总还想方设法挤进培训班。不但由区委组织的大型培训受到了知深人士的青睐,就连企业内部组织的培训也吸引了不少的科技人员参加。如中国飞跃集团,该企业主要把在岗培训作为重要手段,开展了职务晋升人员和中层干部的生产技术管理培训,还建立了人才培训基地。同时,通过“走出去”,来提升人才的技术、管理水平。每年都选送上百人次技术骨干和中层干部赴海外学习交流,到飞跃在国内外建立的产品研发中心工作和进修,提高他们的科技开发水平。开设了“飞跃论坛”,邀请世界知名战略与管理专家石滋宜博士等学者、教授来集团公司讲学,拓宽国际化的视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以创新为载体,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椒江区已建的企业科协在企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企业科协中均设置了科普组、技术攻关组、培训组、维权组。每个组所创的业绩得到了企业老总的充分肯定。例如星星集团公司的攻关组,由集团总部技术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子公司的技术部主要负责人任组员。这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周岁、极富挑战性的中青年技术攻关队伍,担负着集团公司主要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任务,是集团公司各类新产品层出不穷的研发地。同时,这个小组也是集团公司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一个很好的舞台。该组每年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都在几千万元以上,是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之一。由科技人员组成的QC小组也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目前,公司共有21个QC成果获奖,共创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椒江区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方法,全面提高了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市级5家;省级研发中心5家、市级8家,这些建成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和研发中心成为吸引集聚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基地,让企业人才借助这一重要舞台施展才能,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建言献策民主恳谈活动,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近日,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全区通过国家级火炬计划验收项目9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项目19项,省级新产品鉴定项目17项。各地纷纷通过政策引导、优化服务、搞好宣传、抓好示范等途径加强对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领导,确立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