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普之窗 - 科学普及 - 正文

如何防护核辐射

发布时间:2011-03-17 09:17:13 来源: 阅读次数:3749

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辐射有什么危害?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什么是辐射防护的三原则

  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指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修,主要包括体外照射防护原则和体内照射防护原则两方面。

  什么叫外照射?

  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外照射防护方法有哪三种:一是受照射时间的控制;二是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三是采用屏蔽三种方法。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什么叫内照射? 

  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