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普之窗 - 科学普及 - 正文

电脑将被热脑代替

发布时间:2008-06-24 00:00:00 来源:区科协 阅读次数:3248

    电脑将被热脑代替 
 
    现在的计算机是用电的,因此叫电脑,据科学家推测,将来的计算机不用电,而是用周围环境的热量和一些仪器释放的热量来处理信息,因此将来的计算机叫热脑。这有些天方夜谭吧,电可以转变成“1”和“0”等二进制信号?那么热量怎么转换呢?
     其实热和电都是自然界用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电已经创造出让人目不暇接的产品,这是因为电子二极管和电子三极管等晶体管的发展。而热的传递通常是从温度高处随意传递到温度低处,没有控制热流动的元件,所以热一直没有对人类做出什么贡献。电的传递是靠电子,热量的传递者,科学家把它定义为“声子”,现在正在兴起声子学,研究热量的有方向的传递。  
     但是,在固体中控制热流要比控制电流难得多。热量的携带者——声子不像电子,它并不是具有确定性质的粒子,而是没有质量没有电荷的能量束,因此不会受电磁场的影响。如何让热量有方向地流动?例如一条被加热的金属棒,当左端的温度比右端高时,热量会从左向右流动,当右端的温度比左端高时,热量会从右向左流动,如何让热量只是在左端温度高时向右流动,当右端温度高时不会向左流动?这就需要热二极管,电子二极管只允许电流向导线的一个方向流动,不会反方向流动。热二极管也是只允许热量向一个方向流动。  
    关于热二极管的研究,科学家研究了几十年,直到2002年才有所突破,意大利科学家提出的热二极管共鸣模型既简单又实用。我们知道,所有的物理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然频率,这意味着能量可以通过频率一致时的共振来有效地传递。例如在荡秋千时,我们可以用很小的力把一个孩子荡得很高。由于微观下,每一种原子或分子也都有自己的振动频率,而热能直接影响原子或分子的振动,因此当两种材料的分子振动频率一致时,热量就很容易从一种材料传递到另一种材料,若两种材料的分子振动频率相差很大时,热能就很难在这两种材料之间传递。  
因此,可以用两种材料相互接触的界面来作为热二极管的关键部分,但是必须是一种材料的分子振动频率随温度变化不是成正比,而另一种材料的振动频率与温度变化成正比。这样,通过调节温度,可以使两种材料在某温度下振动频率一致,这时,其界面处会顺利传输热流,几乎没有阻碍。还可以通过调节温度,使两种材料在某些温度下振动频率相差很大,这样,界面处就阻碍了热流的传输。

  就像电子二极管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一步,热二极管也是声子学发展的关键一步。但是电子学中少不了电子三极管,声子学也必需热三极管。电子三极管具有三个极,可以打开和关闭电流,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放大信号。同样热三极管也是需要三个极,可以打开和关闭热的流动,可以控制热流的大小和方向。目前,热三极管已经被制造了出来,而且这种热三极管还能够实现:温差较小时,热流较大,温差较大时,热流较小。不但能够放大信号,还能减弱信号。  
有了二极管和三极管,设计电脑中的逻辑电路就容易了,高低电压分别表示“1”和“0”,电流的流动大小和方向代表了信息的传递。有了热二极管和热三极管,设计热脑中的逻辑热路也容易了,低温表示“0”, 高温表示“1”,信息的处理通过改变温度和热流来处理和控制。  
科学家称,热脑如能研制成功,那么其中主要流通的将不再是电,而是热。它不会像目前的电脑那样发热,甚至还可能从环境中吸热。热晶体管的研制成功也为节约能源带来新的希望。例如按照热二极管原理设计一种新的隔热材料,就可以减少汽车或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从而降低车内或室内的空调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