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海底为何能够蕴藏甘甜淡水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2848
<b> 从海底抽出来的淡水味道如何?</b>
“有点甜,跟矿泉水似的。”舟嵊水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贤军连喝了两口从海底淡水层打出的水后,给出这样的答案。
近日,在浙江省舟山嵊泗泗礁岛北部约20公里的海域,打出了一口淡水井,专家介绍,此举开创了我国海底探水的先河。
很多人肯定奇怪,为什么在茫茫海底深处会有淡水存在?它们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和陆地上淡水相比,有什么异同?
―――事件回放―――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水文三队的地质队员此次勘探的“嵊泗二号”井,发现了3个淡水含水层。
王贤军介绍,最先发现淡水的含水层,距离海底150米至215米。经过专业分析,发现水质很好,只是氯离子含量偏高,每升淡水含有4000毫克至6000毫克,口感有点涩。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处处长王国武表示,此次在嵊泗海域发现的淡水和杭嘉湖地下水差不多,其经济前景广阔。“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每立方米为5元左右。而此次发现的海底淡水,要处理成居民生活用水,成本要低得多。”他说。
―――储存现状―――
陆地原有湖泊淡水,经地质变迁,可储存在海底。
海底淡水是指自然界赋存于海底之下具有较大空隙度的地层或构造中的淡水资源,以及沿着这些含水地层或构造在海底的出口喷涌而成的海底淡水泉或渗泄而成的弥散型海底淡水泉。
海底为何能够蕴藏甘甜的淡水呢?
希腊爱琴海海底的一处涌泉,一昼夜能流出100万立方米淡水。
海底淡水资源的生成、聚集和保存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原生的地表淡水需运移、过滤、储存到海底之下有一定保护作用的盖层地区才能保存。而新生代近岸区海平面相对于陆棚边缘的频繁升降变化,正好为河口海底淡水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生、运、滤、储、盖”组合条件。
径直涌入海洋的地下水则以泉的形式出现于世界许多近岸地区,如美国弗罗里达两岸,环太平洋的多个地区等。在希腊东南面的爱琴海海底有一处涌泉,一昼夜就能流出100万立方米海底淡水。我国也有如大连湾的“海中龙眼”泉等。有些海泉淡水量大到可以满足当地人的用水需求。
―――开发前景―――
法国打出的淡水井,水流量可达每秒100升。
因此,我国在浙江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打出第一口海底淡水井,也为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紧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海底淡水的实际应用可追溯到1498年。当年,哥伦布率领的航行队在奥里诺科河口海域中意外获得淡水,解决了船上断水危机。世界上首次实现的海底工业化取水发生在法国。2003年法国纳菲雅水公司在意大利芒冬和凡蒂米之间把一个郁金香花形的不锈钢管固定在海床上,让海底36米深处的淡水沿管道喷射出海面,倾泻进一个花冠形容器中,而后再用管道输送上岸,水流量可达每秒100升。
但目前我国对海底淡水主要还停留在探测阶段,尚未进行工业化利用,研究也几近空白。
有专家认为,海底找水难在海洋上作业投资大、工艺复杂,同时也难在改变人们的观念。在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时,人们习惯于将目光集中在地表淡水上。淡水资源紧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海底淡水具有资源储量大、水质好、无污染的优点。如果有一天能够将“像钻石油一样钻淡水”的设想变为现实,对海底淡水资源合理开发,将有助于缓解近海岛屿和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专家连线―――
刘昌明(中科院
浙江舟山群岛海域能打出淡水井,原因大致有2个:一是岛屿与大陆地下水含水层有连接,因为岩层可以延伸到岛屿下面;二是岛上降雨富积到地下后形成。
如果海底形成的淡水来源于大陆,其速度很慢,可能上万年。地下水形成是有年代的,具有再生能力,但其出水量不能超过补给,在调查、评估后才能适度开发。如果过量开采会引起地表干化,对植物、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加剧缺水。
舟山群岛海域发现的海底淡水是非常珍贵的。目前我国300多万平方米的海域面积大约有6600多个岛屿,但是有河流的岛屿很少,能够像舟山群岛这样“幸运”的岛屿也非常少。不少岛屿是岩石与火山喷发而成,不少还是珊瑚岛。
在数量大、分布广的情况下,岛屿淡水来源可以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一是采取和改进目前雨水收集途径、方法,二是在产值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配合开展海水淡化。
新闻缘起
相关链接
海底发现“隐淡水”
最近,俄罗斯一海洋学研究小组在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考察时,首次发现洋底有类似淡水性质的“隐淡水”。
据这个海洋学研究小组透露,这种隐淡水的含盐量为1.7%―2.5%,而海水平均含盐量为3.4%―3.5%。
隐淡水并非静止地存在于海底,而是从洋底岩层裂隙内喷涌而出。俄罗斯海洋学研究人员推断,隐淡水并非原本就是淡水,这是一种被淡化了的海水。这种海水是在水压作用下,经洋底岩层“裂隙高密度区”的气孔的盐析作用而产生,从气孔涌流而出,以“潜流”的形式出现在洋底。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