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普之窗 - 科学普及 - 正文

隐形术日臻成熟 隐身衣让隐者来去无踪 (2)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2813

 

  隐身衣如何让隐者来去无踪?

  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在几周前揭开“隐身斗篷”面纱:披着斗篷之所以能隐身,是因为构成斗篷的“超颖物质”实现的,这种物质能改变微波的方向,使之绕过该物体。其实,科学家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努力运用这种技术制造可以躲过雷达跟踪的隐形飞机,使隐形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臻成熟。

  采用激光实现隐形

  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彭德利并不是唯一在研究如何使物体隐形的人,如果说他正在研发的是一种神奇的“斗篷”,那么他的同事克里斯?菲利普斯教授正在研发的就相当于是“魔棒”。他利用一种激光来改变物质感光的模式。

  在正常情况下,当光同一个物质发生作用时,其原子只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子。然而,当所谓的“耦合激光”的光束射向一件物体时,就可以对原子产生影响,阻止其与这种波长光的相互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相干虚激发”,是量子物理学的一种推论。

  甚至连爱因斯坦对这种作用也抱有怀疑,但是它得到了验证。菲利普斯说,我必须告诉人们这是真的,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们在实验室对这一切进行了成功的演示。演示所使用的是一个红外线激光器和一片晶体。当激光打到这片晶体上时,直接穿过晶体没有任何反射和折射,也没有被吸收。其虚激发的原子没有与光发生作用,并且从任何一个角度都看不见它。

  激光可以使一小片晶体隐形,使一个人隐形会怎么样呢?菲利普斯说,我们已经证明这是可能的。虽然他承认困难很大,需要大量不同波长的激光,数百万瓦的功率。这一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将如此多的能量集中针对一个人。

  隐形主要用于军事

  隐形技术的实际应用首先将会是在军事方面,这一点不足为奇。这一领域大量的早期研究工作得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支持,彭德利已与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军事组织讨论过他的研究成果。

  隐形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美军全球进攻战略的需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研究隐形技术起步较早和投资最多的国家,近几年,隐形技术有了长足发展,有关国家对这种技术都实行了高度保密。在由战斗机、防空导弹和高炮组成的现代防空网的面前,即使依靠软硬杀伤的共同努力,执行进攻任务的常规战斗机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出于全面提高战斗机作战效能和生存率的考虑,美国发展了隐形飞机。采用什么技术能让飞机具有隐形效果呢?一般来说有4种办法。一是在飞机上涂一层能吸收电磁波的涂层。雷达发出的电磁波被吸收了,没有回波,雷达就变成了瞎子。二是采用吸收雷达波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内部结构疏松,受雷达波辐射后产生振动,把雷达波转换成热能散发掉。三是合理地设计飞机外形,尽量采用圆滑、曲线形的表面形状,让射来的雷达波不易发生反射。最后一种办法就是尽量减少飞机本身发出的电子辐射和热辐射,让对方的监测雷达和红外探测器捕捉不到电磁波和红外线。

  飞机的隐形技术主要体现在对雷达和红外等目标信号的控制上。采用雷达隐形的飞机从外形上很容易识别,这类飞机主要通过优化外形设计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整架飞机几乎全由直线和平面组成,从而使雷达反射波集中于水平面内的几个窄波束,让敌方雷达不能得到足够的连续回波信号以确定其是否是一个实在的目标。采用隐形技术的F―117和B―2飞机先后参加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在现代防空火力下经受了考验。隐形飞机成功打击了大批得到严密火力保护的目标,自身仅在南联盟损失一架,考虑其任务的难度和攻击的成功率,应该说其设计还是相当成功的。

  由于隐形,它比那些通常很容易受到地面攻击的战斗机就可以执行近距离侦察和攻击的任务。随后可能要研发地面隐形装备

  隐形将会走进生活

  随着这种隐形技术越来越便宜,那么就可能会在其他领域运用。风力发电场和高耸的塔柱可能会突然不见了;墙壁可以建成透明的,而又不影响保温和隔音;桥梁和摩天大楼可以看上去好像飘浮在空中。犯罪分子也必定会利用这种技术,因此这种超材料的商业运用将会受到严格限制和审批。

  帕德里克?林博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研究纳米技术对社会和道德规范影响的一家机构负责人。他认为,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犯罪分子使用这一技术的范围。他说,正如我们利用金属探测来提醒我们防备那些隐藏的武器一样,希望同时研究发现这种隐形技术的办法。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沈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