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当官,问题不在理工科的太多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2598
在陕西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司全印委员提交材料指出,理工科博士不应被大批引入行政管理者队伍。他认为,管理是和人打交道,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一个理工科博士,国家花费了大量投入,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因此,要尽量让理工科博士物尽其用,回归本行,否则就是对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西部网1月31日报道)
司全印委员的提议,无疑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任何人才都应能物尽其用,否则都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但是,司委员认为,理工科博士应该都去搞科研,“回归本行”,不应被大批引入政府部门,笔者却觉得有失偏颇。
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文科尤其是政治、法律等专业出身者,更适合从事行政管理类工作。但这绝不意味着,理工科博士就不能从事政府部门的工作。在西方国家也有不少理工科出身者从政的,比如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就是一位物理学博士。中国的理工科博士,为什么就不能去从政,而只能“和物打交道”呢?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的很多理工科博士,的确更适合去搞科研,但这绝对不是说,就可以强制他们“回归本行”,一律都去从事科技工作。但是,部分理工科博士进政府工作,中国科研的天是塌不下来的。对有些理工科博士来说,从事管理工作其实更加适合。更何况,进机关工作的理工科博士,很多人并没有离开原有的专业。比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一位博士,现在在郑州市规划部门工作,完全可以说是学有所用。
博士进政府渐成风气,究竟有没有问题?有,但问题并不在当官博士的学科比例上,而在于一些地方对博士当官的认识,以及在引进博士过程的操作程序上。比如,一些地方只要是博士就接收,简单地将学历与官位挂钩,不问博士的专业和能力情况。安徽某市甚至对尚未毕业的博士,也直接任命为副处级干部。在笔者看来,即便这些地方引进的多是文科博士,恐怕也都是“乱点英雄谱”。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