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让“科普之树”长青
发布时间:2011-06-28 12:18:33 来源: 阅读次数:3557
近日,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来喜讯,椒江区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这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而且椒江也是全省唯一连续10年考核优秀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连续第二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
“获得这个称号很不容易。”椒江区科协主席董林春说,这次评选不仅是对科协工作的检阅,更是对当地科普综合实力的一次大考验。
“科普工作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是椒江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椒江区委副书记林金荣说,只有“科普之树”长青,发展之路才能长远。
“八仙过海”——创新方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回想起去年10月15日的中美科普连线报告会,台州一中学生侯思铭仍很激动。“真没想到,我在自己的学校里,就能向美国科技馆的专家提问。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种模式,毕竟我们大部分人很少有机会走出国门,能够这样面对面地和国外专家交流,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当日,由椒江区科协等单位举办的中美科普连线报告会,在台州第一中学体育馆成功举办,1500多名师生通过多媒体视频技术,连线美国新泽西自由科技馆,与美国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省科协副主席虞龙宝表示,“这种科普连线一共搞了五次,台州还是第一次,在形式上有历史性的突破,现场效果非常好,更加直观、形象地普及科学知识。”
“我们实施了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计划,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职工、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活动。”董林春说,科普工作就要如“八仙过海”,以新颖的手段、有效的载体、丰富的活动,把科普知识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
椒江区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率先成立了台州首家(县、市)区级少年科学院;开设青少年科技创新培训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奥妙。针对农民群体,以“六千工程”为突破口,推出143个培训项目;采取“订单培训、政府买单、整体推进”的运行模式,对农民工培训分类扶持,最高培训补助达到3000元/人。
针对城镇职工和社区居民,政府补贴275万元实施职业培训;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加强建设“椒江区党员干部人才网络学习超市”等平台。
“让鱼入水”——统筹资源营造浓厚科普氛围
张大伯家住景元社区,在今年社区举行的一次急救演练中,学到了溺水急救本领。
“每年夏天,我都会和几个老朋友去游泳,有时也担心安全问题,现在学了溺水急救的方法,感觉大家安全有保障多了。”
这是椒江区科协实施“会居共建”社区科普之友俱乐部给社区居民们带来的好处之一。“会居共建”社区科普之友俱乐部是由区科技人员俱乐部牵头,各个学(协)会、企业科协分别联系各个社区,进行“一对一”结对,整合社区内部及周边的科普资源,因“居”制宜,搭建“社区科普之友俱乐部”平台。
“简单讲,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社区‘出题’,专家‘解题’。”椒江区科技人员俱乐部理事长梁勇说。
“社区居民的科普需求有很多,就是不知道去哪儿找专家,现在椒江区科协开展‘会居共建’,我们身后,就有了一支‘专家部队’。”社区主任陈招领说。
据悉,椒江区共有区级学(协)会24个,企业科协57个,社区科普学校17所,拥有一支300余人的科普宣传员队伍和一支3500余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椒江区实施“会居共建”这一举措,得到了省科协和中国科协的肯定,被推荐入选全国百县百项科普示范特色项目。
黄振蓉是台州市中医院的副主任中医师,同时也是椒江区科技人员俱乐部的一名副理事长。他所在的市中医院、中医学会结对云健社区,经常受邀到社区为居民讲解各种医疗保健知识。
他告诉记者,椒江区科技人员俱乐部现拥有会员300余名,85%以上的会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椒江区抗癌协会是该区的科普明星,会长梁勇告诉我们,建会以来,吸收患癌会员220余人,受益群众达上万人次。
“我们要统筹各种科普资源,浓厚社会科普氛围,让科普工作这条‘鱼’一头扎进社会基层的‘海洋’中去,为全区人民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构建幸福和谐主城区夯实科学文化基础。”椒江区副区长施招英说。
目前,椒江区除了已建成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外,还建有省级科普示范单位10家,市级科普示范单位23家;已建成解放南路科普一条街等、在建科普教育基地(场所)11处;社区科普画廊建成率达90%以上,其中烈士山大型科普广场的画廊被列为全国示范科普画廊;联合科技、环保、卫生、气象以及医学会、林学会等20多家单位,每年定期开展科普活动,形成了“提升科学素质,助推转型升级”、“海洋科普周”、“科普乡村行”等科普精品活动项目,科普活动覆盖面达到全区人口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