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科协 - 科协动态 - 正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纪实

发布时间:2008-03-06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3183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纪实

      当太阳在东海露出遐想,当成千上万的市民踏着动感时代的节拍,唱响用心中的旋律编织出的晨炼之歌,创建的喜讯随冬日的暖阳悄然而至。 11月21 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公布,我区跻身全国科普示范区行列。这是我区获得的一项最高科普殊荣,也是我区科普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假如说科普是文明素质之花,那么创建就是绽放科学文明素质之花的春风。2年来,正是创建这阵春风催开了科普绚丽的花朵。创建、创意、创新,科普特色和科普品牌在我区的科普示范区创建中随处可见;重视、齐心、合力,服务科普和致力科普在我区的科普示范区创建中无处不在。在创建中创出的是品牌,在创建中闪动的是精神,正是这品牌和精神的力量共同谱写了一曲优美的乐章。
秀出精彩呈活力
     广场科普是一个品牌。当晚霞在天边收起帷幕,一阵阵优美的歌声伴着霓虹灯下的流光溢彩飘荡在青少年宫广场,许多人走出了家门,涌向广场。这里是2007年5月里举办的"科普五月风"广场科普晚会。每年五月,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青少年宫广场举行。区领导、科协和科技部门领导走上主席台,他们以实际行动推动科普工作。为使广场科普深入群众,11场科普广场文艺,33场科普电影,在5月洒向我区的城乡居民。特别是2006年9月,区政府与市科协一同在市民广场承办了第三届"中国·浙江科普节暨2006年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市、区领导走进了科普展区,走向了群众之中,他们肯定科普工作、参与科普活动,为科普的蓬勃发展感到欣慰。
     科技人员俱乐部是一个科普品牌。这个安扎在区图书馆内的科技人员活动地是享誉省内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拥有12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配有电脑、桌椅等设备,内置四库全书及科技书籍、相关资料等,这里开设了科技人员俱乐部论坛,经常举办各类讲座、培训,是科技人员阅读交流、交友谈心、发祥友情、收获知识的一个好场所。它发挥的作用和联结的情谊不仅得到了省科协领导的肯定,更在科协界为科技人员解决活动场所开了先河。
     景元智能化科普社区是一个品牌。在景元花园这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康居小区里,拥有现代科普显示屏、家庭科普网络、科普图书室、科普活动室、科普植物园、科普画廊、科普角等,不仅在小区公园、会馆里随处可见宣传科普知识的画框、图片,还有在植物园里若隐若现的科普树牌,更有不定期举办的科普活动和科普讲座,特别是小区局域网上的科普服务更是与住户的生活息息相关----多渠道的科普渗入,温暖了小区的住户。他们参与科普,热心科普,合力构筑了我省、我市第一家智能化科普社区。
      飞跃缝纫机科技馆是一个品牌。她是生长在我区非公企业科协沃土上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市乃至我省第一个依托企业产品建造起来的特色科技场馆。假如说非公企业科协是培育特色科技场馆的沃土,那么企业就是孕育企业科协的摇篮。3年间,35家非公企业科协在我区各企业相继建成,企业的科技人员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他们在这个家里参与培训学习,参与普及知识,为企业的科技发展、技术创新共谋划。在飞跃缝纫机科技馆里,展示的不仅是装着飞跃人自创的飞跃芯的价值百万的智能化缝纫机,还有分布在各企业1.3万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所凝结的智慧,更有我区非公企业成长中创业创新的创造精神。现在这里已成为我区的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全市各县市的企业科协来学习了,省科协书记吕志宏、鲁善增来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来了。他们都给我区的非公企业科协和企业里的科技馆给予了高度评价。
      解放南路节能科普街是一个品牌。这也是我区的一个开放式节能亮化科普工程。为建好这个创建亮点,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协调会,召集了城建规划、财政、科协、设计单位、开发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他们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方案、落实经费、协调关系。终于确定设计方案,在我区的解放南路新商街设计建起一系列科普节能灯、一座科普节能街碑石、一座科普灯箱、一座科普雕塑,把科普、节能、环保的文明元素加入街景工程的设计中,体现了政府对科普的人文关怀,也倡导了环保,节能、科学和谐生活的人居建设理念。春节后,我们就能看到高高矗立在解放南路时尚街上由科学家头像组成的"智慧的魔方"雕像,看到一排排白天吸收阳光而晚上大放光彩的节能灯照耀下的美丽街景。
海明科普村是一个品牌。它是我区基层组织科普建设的样板和缩影。在我区,有近190个村,他们建起了科普宣传队伍、科普阅览室(活动室)、科普宣传栏,甚至还建起了科普公园,村民们以查看资料或开通农民信箱学习科技新知识、传播科技新方法,以科普知识养生、以科普知识健身,以各项科普活动娱乐,为倡导农村新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众人拾柴火焰高
      2005年10月,我区被中国科协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区委、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及时召开了创建动员大会,制定了《椒江区科普工作发展十一五规划》、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意见》、椒江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区委、区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区委副书记担任了领导小组组长,20多个部门负责人成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了一系列实施工作。从此,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在椒江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部门在行动 财政部门安排了创建专项资金,区委组织部、区人劳社保局、区农办、区教育局、区科协等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素质培训、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培训、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函大培训等,使全区农民、劳动人口、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大人群"近100000人次的接受了培训。科协创建了"三纵三横"( 三纵:街道科协、社区(村)科普组织、企业科协 ,三横:区级学会、区科技人员俱乐部、区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传播网络,用几年时间建起了10米以上科普画廊23座,烈士陵园画廊被评为全国示范科普画廊。、
       区级协会在行动  100多名区级科普志愿者活跃在社区、企业、农村,活跃在生产的第一线、活跃在抗击自然灾害的前沿。
       街道(镇)、社区在行动 他们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把创建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结合在一起,把创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科普示范街镇、示范社区、示范家庭不断涌现。近年共建起了省级科普示范单位6家、市级科普示范单位18家、区级科普示范单位35家。海门街道、景元社区等被省科协授予科普示范单位。
      农村在行动 以海民村、东山头村、下陈村为等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面貌一新。农村科普73%的村"一站、一栏、一员"基本形成。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达到20多个,科技示范户达到300多户,拥有科技能手近千人。
      青少年在行动 我区各大科普示范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学校发挥了带动作用,以完善科技教育辅导机制主体,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科技活动,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扩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渠道和机会。科普示范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参观人员100多万人。我区作为东道主成功承办了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近年来,我区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硕果累累,五年来,获省级以上奖项有37项,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

      回眸2年来的创建历程,回眸曾经用汗水和钢梁铺就的一段段科普历史。我们自豪,我们感慨。创建2年,科普在行动中凸显、在艰辛中成长,在实施中收获。
      创建,为科普注入了活力;创建,为科普展开了美丽的前景。创建,为椒江增添了辉煌。
      心灵在呼唤,千万个心灵在呼唤----科普这项荫泽万代的事业。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普及,我区的创业创新离不开科学的普及,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科学普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科普工作伴着我区的各项事业发展一路前行,真正成为"科教兴区、科技强区"的希望和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