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作说明材料
发布时间:2008-01-23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3650
把握创建良机 勇承建设重担
共同谱写科普事业新篇章
椒江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办公室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是中国科协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区域科普工作和科技进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和健康发展的一项战略性部署。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也是我们为了进一步拓宽科普事业,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创建这个抓手来优化配置我区的科普资源,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区四套班子领导的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配合及不懈努力下,我区于去年10月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参加申报这次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的单位我省有16家,我市有4家。经省、市科协验收后,台州市只有我区和临海市被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为此,我们要珍惜这个荣誉,立足我区的实际,把握机遇,正视挑战,齐心协力,有效开展创建活动。下面,我就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基础优势、工作方案编制和工作实施保障措施三方面内容向大家汇报:
一、 创建科普示范区的基础优势
中国科协对申报这次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创建条件较为严格,要求当地积极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按照《科普法》的要求积极开展经常性的科普工作;并要求科普工作具有代表性和区域特色,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近年来,科普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科教强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我区市民素质,培育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照创建要求,我们认为我区具有“四大”良好的基础优势:
(一)具有领导重视科普的制度优势 我区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科协、科技工作的书记、区长担任组长。建立了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各镇、街道建立了由党群书记担任科协主席、科技副镇长(副主任)联系科协工作的制度,并在城市社区、行政村配备了科普联络员,有效地形成了上下结合、结构严密、运作高效的科普工作机制。
(二)具有科普宣传网络健全的组织优势 我区建有“三纵三横”的科普宣传网络,“三纵”即街道(镇)科协、市民科普学校、农技协;“三横”即区级学(协)会、区农函大、区科技工作者之家。近年来,我们积极发挥这些网络的作用,把科普宣传深入到各个领域,扩大了科普工作的覆盖面。
(三)具有科普设施比较完善的基础优势 截止2005年底,我区拥有长10米以上的标准科普画廊23座;建有科普灯箱一条街;“科技工作者之家”宣传网站。随着科普设施不断改善,加快了科普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基层创建工作蓬勃开展,目前,我区有省级科普示范单位5家,市级科普示范单位15家。
(四)具有科普活动能力强大的宣传优势 在组织科普宣传中,我们已形成了多家单位良性互动的科普宣传新格局,树立了做大做强科普精品的理念。在每年的科普周、科普节活动中,我区各部门注重整合资源,集合力量,共同寻求科普工作的新亮点,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方法。特别是近年来举办的科普周、科普节活动,项目多(每年都有10项以上),形式新(有科普演出、科普竞猜、科普擂台赛等),内容丰富(有安全知识、卫生常识、科普礼仪、健康养生等),在椒江市民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同时,在区四套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支持及全区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科普工作取得了卓越业绩。我区连续四年被评为省、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我区举办的科普活动多次获浙江省“科普周”科普优秀项目奖。青少年宫广场科普画廊确定为全国示范科普画廊。
厚积才能薄发,良好的基础为我们及时把握这次创建良机,提供了实力保证。从创建申报到批准,我们团结了全区许多科技界精兵强将参与申报筹备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历时仅3个月,这充分展示了我区科普的综合实力和良好态势。借此机会,我向关心和支持我区科普事业发展,为这次申报工作作出不懈努力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编制创建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
根据中国科协要求,符合申报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单位必须提交本地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该方案必须立足我区实际,严格参照《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编制指南组织编制。方案制定后,报经省、中国科协审核,并作为中国科协对科普示范区验收的标准和该区今后科普事业发展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组织人员着重抓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编制,力争编制的创建方案科学合理。
(一)编制工作方案的主要过程
区委、区政府对科普示范区争创工作十分重视,要求科协牵头负责,组织人员编制《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为确保方案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完整性,我们成立了编写小组,抽调有丰富经验、熟悉椒江科普情况的资深科技人员组成编写小组,专门负责编写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编写工作,广泛征询科技局、统计局等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明确编写提纲,落实编写任务。动员有关力量,开展相关内容的调研,掌握我区的科普工作现状等基础性资料。于2005年7月上旬形成初稿,后经反复论证,四易其稿,7月底工作方案定稿报审中国科协,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2005年10月,我区制定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通过中国科协审核,并发文确定我区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
(二)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
1、科普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二个”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科普法》的要求,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各类科普工作,切实增强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推进椒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科普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
今后两年,椒江科普工作将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为主线,结合椒江经济发展,积极架设各种载体开展科普宣传。进一步健全与全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和谐相适应的科普工作体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科普工作网络和科普工作队伍,增添适合时代要求的科普设施。实施“科普育人、科技强区”的科技素质工程,进一步提高市民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力争我区的科普工作跻身全国市(县、区)前列。
3、科普示范区建设步骤
我区整个创建活动共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自查迎检、总结评比四个阶段。
①宣传发动阶段(2005年7月-12月) 组织调研,制订创建工作方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传媒,大力宣传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全社会了解科普、领导重视科普、群众热爱科普的良好氛围。
②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2月) 区委、区政府召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会议,区创建领导小组根据科普示范区(市、县)的标准,量化分解标准项目,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头组织实施。在实施中,一要注重创建效果。各街道(镇)及有关部门要按照标准要求和任务职责,逐项落实,做到形式与内容统一,活动与效果统一。二要建立档案。每一个实施项目都要建立标准统一、形式规范的创建档案,做到资料真实齐全,数据准确可靠。三要加强协调。各有关单位根据创建任务,及时了解进度,总结做法,把阶段实施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创建办公室。四要落实责任。各级要把创建科普示范区与开展科普工作、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列入年度工作目标。
③自查迎检阶段(2007年1月-6月)各相关单位依照创建标准对前阶段的创建工作开展查漏补缺,完成创建工作总结。区创建领导小组根据“科普示范区验收细则”和有关规定,采取逐项打分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区创建工作统一组织初验。初验合格后,提请上级对我区创建工作进行验收。
④总结评比阶段(2007年7月-12月)。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对创建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对在创建活动中,工作认真、坚持标准、注重实效、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区委、区政府统一进行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创建任务的单位,通报批评,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
(三)、科普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重点
——构建“一个”科普传播体系。以推进科普事业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增强科普服务,加快技术应用,完善科普设施为主线,健全科普服务网络,在我区建立起一个组织健全、功能齐备、载体灵活、活动有效的特色科普传播体系。
——完善“二大”社会科普网络。进一步完善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科普服务网络和青少年科技教育网络,健全科普工作运行机制,提高科普社会服务能力。
——实施“三项”科普工程。以整合我区科普资源为目的,实施“组织网络工程”、“亮点项目工程”、“精品活动工程”三大工程项目,提升我区科普的实力。
——建设“四块”特色基础项目。建好“红色旅游景区烈士山大型科普广场”;“岭南、景元人文、科学、自然科普社区”;“建设路科普一条街”;“椒江飞跃缝纫机科技馆”四块特色基础项目。
——组织“五类”科普传播活动。做大做精“科技活动周”、“科普节”、“科普日”三块科普蛋糕;开设领导干部、科技人员科技讲坛;组织青少年科技传播;农村科技培训;弱势群体科普帮扶。
在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确定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时,我们一直坚持创建工作的可操作性,尽量摒弃一些空洞的问题,真正做到从我区实际出发,项目设置合理,重点特色突出。特别是“四块”特色基础项目,是我们的重点建设科普项目,是我们从现有科普资源基础上构想出来的。这“四块”科普项目实施,将大大提升我区科普的显示度,有效扩大科普宣传的影响力。
三、科普示范区实施的保障措施
全国科普示范区的申报成功既是中国科协对我区科普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区科普工作的鞭策。要完成创建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作为科普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尤其觉得重任在肩。因此,必须要有完善的支持条件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领导机制 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我区“两个社会”建设的大局中去筹划,将科普工作纳入党政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之中,在组织管理、经费落实、人才支持等诸多方面提供保障,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建立良性的协调机制 科普示范区建设是全区性的一件大事,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广量大、工作繁重,需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我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 科普示范区建设要根据编制的工作方案,分步实施。在实施中,要完善创建管理组织,建立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决策程序,把宏观管理和具体项目实施管理有效结合,使创建工作在有效管理中得到整体推进。
科普示范区建设不仅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我区科普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我们深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区广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一定会义不容辞朝着我们既定的创建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