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科协 - 科协动态 - 正文

非公有企业科协组织的实践和探索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3249

  

     台州市椒江区民营经济起步早且比较活跃,各类上规模的非公企业有300多家,主要有医疗、化工、制造、建筑、家电五大支柱产业。企业人才总量3.54万多人。尤其是医疗、化工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并大量聚集了科技人员,是椒江区的人才高地。
    椒江区非公企业科协组织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从2004年开始组建非公企业科协组织,目前已建立非公企业科协组织35家。4年来,非公企业科协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分析探讨非公企业科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部署企业科协工作,积极探索科协团体服务全区非公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发展过程
    企业科协作为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科协系统的基层组织,也是企业主与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负有促进科技交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员工科学素质、举荐创新人才、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职责,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力量。组建非公企业科协已成为椒江区科协的一项紧迫任务。
    2003年,椒江区科协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在非国有企业中加强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取得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深入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座谈、讨论,向他们宣传科协的性质,宣传企业科协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企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在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企业经营者和科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热情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9.2004年4月,椒江区科协在浙江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召开“椒江区非公企业科协工作现场会暨杰克公司科协成立大会”,全区各镇、街道科协主席及秘书长、18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现场观摩会。非公企业科协组建工作以点带面,快速推进,有效推动了椒江区企业科协的发展,当年建立企业科协18家。
    11月,全市非公企业科协工作会议在我区的杰克集团召开。省科协副主席虞龙宝、市委副书记陈聪道、区委副书记张莉华到会讲话。这次现场会推动了企业科协的发展。
    目前企业科协活动正常,成效显著,得到了企业员工和科技工作者的认同,每个企业科协各具特色,星星集团科协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如“科技开发项目管理办法”、“节约增效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节约型企业成果管理与奖励办法”等等,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公司自2005年下半年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以来,收集了各类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共节约了上千万元资金。2006年,宝石集团科协紧紧围绕“自主创新”,重新调整组织机构,对科协职能有了明确定位:宝石科协是集团科技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桥梁作用。飞跃集团设立了科技馆,向全社会展示行业科:技成果。企业科协针对科技人员岗位与工种特点,依托培训中心,以开设讲座、导师带徒、互帮互学等方式进行岗位培训。海正的科技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温家宝总理到海正集团技术中心视察时,对海正的高新技术项目及科技人员的钻研精神给予高度肯定,海正集团将每年的8月27日定为海正“科技日”,在每年的这一天,对科技战线中表现突出的及在“讲比”活动中涌现出的技术改革、仓惭成果显著的先进科技人员给予奖励。今年公司准备拨出1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表彰一线科技人员,此举大大激发了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二、具体做法
    规范企业科协组织,明确企业科协职责。我们制定下发了《椒江区非公企业科协组织通则》,从组织程序、大会筹备、成立召开、履行审批备案等对企业科协成立进行了必要的程序设定,确保了企业科协从一开始就有其合法地位,为科协民主办会、正常活动奠定了基础。科协在企业科协的组建工作中,我们要求非公企业科协设立科技攻关、科普;培训、维权 4个活动组。这一创举是全市非公企业科协工作的首创,得到了市里的充分肯定。
    为企业科协活动搭建平台,推动企业科协的发展。企业科协的工作能否达到企业主和科技人员的双向认可,是科协工作能否正常运转的前提。近年来我们为营造“讲比”活动的浓厚氛围,我们在企业科技人员中开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为企业献‘金点子’活动,各企业科协踊跃参与,围绕企业的生产发展要求,广泛开展了“小改革、小发明、新技术改造”等建言献策活动,全区平均每年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3000多条,其中1000多条被采纳,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开展非公企业科协工作,是新时期科协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企业科协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部分企业科协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缺乏应有的思路,独立开展活动能力较弱,科协负责人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只是应付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没有发挥好企业主和科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企业科协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认可。::  2.部分企业主对科协工作的认识比较淡薄,重视不够,着眼于当前,缺少长远的考虑。认为企业科协的建设与科技创新和企业的经济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企业科协的建设“需要时挂牌子,任务完成则摘帽子”现象仍然存在,因此造成企业科协人员配置薄弱。企业科协班子成员都是兼职的。流动性较大,特别是秘书长,更换频繁,工作经常出现断档理象。从而制约了企业科协自身的发展。
    3.没有深层次去研究和了解企业的需求,工作还是浮在表面。科协在加强与企业主沟通与联系上还不够主动,没有真正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在宣传科协的性质、宗旨、任务,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和信任上力度不够,在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服务上缺少有力的措施。
    四、建议、设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形势非常好,广大科技工作者正在意气风发地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奋斗,科协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主线,以调动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活力为重点,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抓住关键、讲求实效,为建设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深化认识,加强宣传,明确企业科协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科学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尤其是高新企业科技人员已日渐扩展成一个庞大的群众团体,成为企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从原来集中在一两个部门逐步分布到各个领域,甚至向生产第一线延伸,因此,如何稳定人才队伍、凝聚力量,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是企业科协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解破企业如何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企业科协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群团组织。
    2.扩大企业科协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力宣传企业科协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科协组织的新途径。加强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不断扩大企业科协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要建到哪里”。但是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切实做到有组织就要有活动,有活动就要有效果。发展新的企业科协组织,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稳妥慎重,切实把握好条件标准,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存活一个。
    3.进一步加强组织网络建设。要按照《非公企业科协组织通则》,认真制定协会《章程》,明确协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和任务。要按照各单位生产经营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建好企
 业科协。要高度重视科协领导班子的配备,特别是主席和秘书长人选,让那些技术业务精,创新能力强,富有事业心、责任感的同志担任。
    4.完善机制,设置载体,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企业科协要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积极组织企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参加技术攻关、提合理化建议。大力开展“讲比”活动,进一步发扬“传帮带、赶比超”的优良传统。
    5.发挥企业科协优势,着力提高企业员工科学素质。员工科学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创新发展酌基础和关键。企业科协要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认真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拓展科普领域,丰富活动内涵,不断提高员工科学素质。
    6.建好“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创建科技工作者之家,是企业科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科协要高度关注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成长需要,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关注企业科技工作者心理需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投向上的良好心态,推动和谐企业建设。
    7.拓展企业科协服务范围,做好科技人员维权工作。培养科技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时反映科技人员的诉求,传达贯彻区委、区政府对科技人员的有关优惠政策,架起党和政府与科技人员之间的桥梁。
    在新形势下,强化非公企业科协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坚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围绕科技人员这个主体,规范组织运作,为促进企业发展多做实事。只有这样,科协组织在企业中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陈 娓 徐光西